40周齡之前體重增長較快,24—40周齡平均每日增重2—4克;此后,增重速度相對平衡并稍有增加。若產蛋高峰階段減重,則說明蛋雞體內的貯備動用過多,可能使產蛋率下降,產蛋高峰提前結束。母雞每天攝入的營養主要用于體重增長、產蛋支出、基礎代謝和繁殖活動的需求,故在設計飼料配方時,要按照母雞對能量、粗蛋白、氨基酸、鈣、磷等的日需要量來計算確切的營養標準。調整營養濃度時,應根據產蛋階段的變化、采食量的變化來進行,其中的是把握能量與蛋白兩大要素的含量變化。同時還要保證鈣、磷和多種維生素的供給。
雛雞脫溫后至開產前,是一個重要的生長發育階段,即育成階段(7~20周齡)。這期間飼養管理的好壞,極大地決定了雞性成熟后的體質、產蛋狀況。
育成雞的特點:雛雞從7周齡開始進入育成階段。雞的消化機能已經健全,消化能力增強,采食量大大增加。生長發育的速度很快,是骨骼和肌肉生長的重要階段。10周齡以后小母雞卵巢上的濾泡開始逐漸長大,到后期性器官的發育尤為迅速。此階段的飼養管理既要保證育成雞骨骼和肌肉的充分發育,又要控制其體重,使其不致過肥,以免影響性機能。此階段要適當控制性器官的發育,使其有適當的開產日齡。因此,加強對育成雞的培育,從而獲得良好的體質,對開產后的生產性能有重要的影響。